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4的文章

【戶外腳酸腳痛 特別專案】足部防護全攻略 線上課

圖片
【戶外腳酸腳痛 特別專案】足部防護全攻略 線上課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 ▍你的腳,三不五時就有這些困擾嗎? 😶自認明明很健康,但出門走久,常常腳痠腳痛/腰酸背痛? 😶才買沒多久的鞋底被磨得像狗啃,有夠心疼!為什麼其他人鞋子都好好的? 😶穿鞋/穿襪:容易濕濕悶悶/起疹子。很討厭!如何正確選擇「戶外鞋款/襪子/功能鞋墊」? 😶很多人說你走路拖地、走路不穩。好煩!怎麼判斷自己的腳是否正常? - 【戶外腳酸腳痛 特別專案】足部防護全攻略 線上課 https://reurl.cc/9vMpKO - ▍為什麼有「足部防護」特別專案? 自從開設「足部防護」課程, 在課前/課後,都收到許多來信詢問/反饋, 對這類「有效率、集中主題,收集相關資訊與知識」的課程,感到「充實滿意」。 更有許多私訊:因「時間衝突」無法報名直播課,想購買「回放片」觀看/複習。 依現行規定:需參加實體活動,通過篩選成為【VMC會員】,才可購買《回放片》。 由於迴響熱烈,經討論後: 決定將兩期的《足部防護課程》列為「特別專案」, 開放「非會員」的一般民眾,也能購買學習。 - 【戶外腳酸腳痛 特別專案】足部防護全攻略 線上課 https://reurl.cc/9vMpKO - ▍課程中解釋的盲點 🔍什麼是足底筋膜炎?走久卻容易「腳痠/腳痛/膝蓋痛/腰痛」? 🔍自己是正常足?高弓足?還是扁平足?如何選擇功能型鞋墊? 🔍腳趾有外翻嗎?如何判斷?有的話該怎麼辦? 🔍功能型鞋墊放不進鞋子怎麼辦?可以剪裁嗎? 🔍什麼是功能襪?如何選擇適合的襪型? 🔍為什麼登山不適合穿雨鞋?越野靴有比較好嗎? 🔍戶外鞋款的正確試穿方式?每次去試穿,店員教的方式,真的正確嗎? 🔍腳踝解剖結構與X光片該如何判讀? 🔍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病理性改變? 🔍關節痛/關節炎:適合打「玻尿酸或PRP」嗎? 我們將在課程中,一步步地教你。 - ▍會員親身案例 有位會員表示:自己每雙鞋底的「腳跟外側」都不正常磨損。 他爸爸從小恐嚇他:「走路拖地」是短命相! 一罵他,他就調整一下。 但根本原因沒解決,走沒兩步就回復原狀。 自從他報名參加「座談會」與「UA健行+動態健康評測」, 赫然發現自己有「低足弓+足內翻」。 雖然還不到扁平足, 但每次運動時,腳都會不舒服, 同時鞋底外側異常磨損 從而導致: ➜因腳

【UA健行】130梯:抓到神奇寶貝,簽定血之契約?!|心得

圖片
▍抓到「神奇寶貝」 這次【UA健行】收服了一隻神奇寶貝! 即便長袖長褲+全副武裝, 依然能突破層層防護。 吸了我的血,簽定血族契約~~~ 那我們就是一家人了! 取名為「小蛭」!? - ▍地形地貌 本次【第130梯 UA健行】是原始樹林、土坡跟碎石路交錯的複雜地形, 潮溼悶熱的環境、坡度很大、路徑很窄。 過程需使用「開山刀」搭配其他裝備器材,才能順利通過。 - ▍散步仔&鍵盤高手 很多「自稱」野外經驗豐富的「高手」, 嘴上自豪的登山經驗,就是去「山上散步」。(而且還是公部門鋪好的路) 走起來氣喘吁吁,到頂點拍照打卡,就覺得自己實力超強、好棒棒。 至於運用「開山刀開路、多人協力攀爬、未知路線探索」等難度, 則超出他們的理解範圍、甚至完全不在想像之內。 但這種環境&難度,對我們來說:只是「健行」而已。 即便從「醫學角度」分析,闡述科學知識與正確做法。 只要不認同某些人的錯誤觀念&行為, 就會火大/氣噗噗,躲在「手機&電腦」後面罵人&出征霸凌。 只會吹牛皮,自以為是的錯誤觀念,皆成為本會的「反面教材」。 日後報名的學員就能趁機學習:這些害人觀念錯在哪?該如何正確應對? - ▍不明吸血生物 對於「山上散步仔」而言, 只會走公部門鋪好的路, 有人很幸運都不會碰到。 一旦不小心遇到「螞蝗/水蛭/旱蛭」或各種不明吸血生物時,自己該怎麼辦? 因為不在自己想像中,所以容易掉以輕心。 「要嘛沒上過課、或是課程未必有教、 教了未必有練、有練未必符合情境。」 事發當下只會發楞/傻住/沒反應過來, 或是看到血就嚇到臉歪/哇哇大叫/兩手發抖。 更別提「抓起來/捕獲」作為教案素材了。 網路上教的各種偏方(例如:用火燒、菸頭燙、撒鹽、綠油精/醋/檸檬汁、酒精、肥皂水…等) 這些方法是對的嗎?錯誤方法會有什麼後遺症? 就算有上過急救課,這時候需要用急救包嗎? 看到一大灘血+傷口血流不止,就要用止血帶嗎? 從醫學角度,如何正確地將牠從皮膚上去除? 從外科角度,後續該如何處理血流不止的傷口? 敬請期待,《旅遊醫學》系列課程。 👉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 歡迎留言+分享,讓我知道你的感想👇 .

《野外醫學》不推薦登山穿雨鞋,就遭到出征霸凌?!戶外流言追追追|Youtube影片

圖片
 ▍講出「爬高山不適合雨鞋」就氣到跳腳? 本會YT頻道在前幾個月上傳的影片: 《野外醫學》戶外新手必看!登山推薦穿雨鞋嗎?膝蓋痛打PRP嗎?登山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戶外安全 因踩到某些人痛腳/利益, 陸續有人出言挑釁謾罵、以及各種造謠抹黑。 點進去看這些人的頁面, 只有各種吃喝玩樂、帶有意識型態&無病呻吟的廢文。 這些人在同溫層待久了,還以為網路上噴人不會踢鐵板。 嘴上自豪的戶外經驗,就是去「山上散步」(而且還是公部門鋪好的路), 走起來氣喘吁吁,到頂點打卡拍照,就覺得自己征服了大自然。 至於「開山刀開路、多人協力攀岩、未知路線探索」等難度,則完全不在他們的理解範圍。 - ▍進口名牌越野靴&豬八戒照鏡子 其中有個特別案例: 有個老阿伯氣噗噗留言罵我。 原以為又是有人惡意挑釁, 經相關友人通知&解釋相關背景。 原來是「阿伯的女兒」看完我們的影片後, 擔心老父親常穿雨鞋爬山, 會造成不必要的運動傷害。 所以買了一雙「進口名牌越野靴」孝敬長輩。 由於長時間穿便宜橡膠雨鞋+一堆周邊改裝配件。 忽然換了一雙進口越野靴, 阿伯雙腳一時之間不適應, 認為舒適度還不如原先穿習慣的老雨鞋。 覺得是女兒聽信「醫學網紅」讒言, 浪費大把鈔票買了「貴鬆鬆的越野靴」, 所以火大跑來影片留言區罵人。 同時還在登山社團發文公審, 又引來了一波鬧事不嫌大的無聊網友, 最後毫不意外,被我一個個洗臉回去。 後來阿伯歡天喜地穿著女兒送的越野靴去爬山, 當初在留言區幫阿伯出頭、聯合起來鬧版的眾多網友, 紛紛變成了「豬八戒照鏡子」,裡外不是人。 - ▍鞋子正確選法 有報名「座談會」的學員就知道: 不是每個人都是正常足弓, 還有高足弓、低足弓、扁平足、足內翻、足外翻...等, 選鞋前,需要考慮足底的骨性結構。 買了不適合自己的鞋子,穿起來當然不舒服,更別說長時間行走。 錯誤觀念的選鞋方式,最後只會繳「智商稅」。(這跟價格/廠牌無關) - ▍教育新人vs說服老屁股 很明顯,阿伯的女兒沒有被部分群體的「特殊觀念」污染過, 所以才能聽得進別人的建議。 我們的《野外醫學》課程, 以及接下來的《旅遊醫學》課程, 主打方向:是為了教育新人,讓「戶外安全」的觀念走向正軌。 不是用來說服「老屁股」或是「既得利益者」。 因為跟這些人講道理,往往是沒有用的。 你要他們改變,就會動到他們的利益/團體裡面的權威, 所以這些人改不了

「足部防護」特別專案

圖片
【戶外腳酸腳痛 特別專案】足部防護全攻略 線上課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 ▍你的腳,三不五時就有這些困擾嗎? 😶自認明明很健康,但出門走久,常常腳痠腳痛/腰酸背痛? 😶才買沒多久的鞋底被磨得像狗啃。咦?為什麼其他人的鞋子都沒事? 😶穿鞋/穿襪:容易濕濕悶悶/起疹子。很討厭!如何正確選擇「戶外鞋款/襪子/功能鞋墊」? 😶很多人說你走路拖地、走路不穩。好煩!怎麼判斷自己的腳是否正常? - 【戶外腳酸腳痛 特別專案】足部防護全攻略 線上課 https://reurl.cc/9vMpKO - ▍為什麼有「足部防護」特別專案? 自從開設「足部防護」課程, 無論是在課前/課後,都收到許多來信詢問, 更有許多私訊:因「時間衝突」無法報名直播課,想購買「回放片」觀看/複習。 依現行規定:需參加實體活動,通過篩選成為【VMC會員】,才可購買《回放片》。 但由於迴響熱烈,經討論後: 決定將兩期的《足部防護課程》列為「特別專案」, 開放「非會員」的一般民眾,也能購買學習。 - 【戶外腳酸腳痛 特別專案】足部防護全攻略 線上課 https://reurl.cc/9vMpKO - ▍課程中解釋的盲點 🔍什麼是足底筋膜炎?走久卻容易「腳痠/腳痛/膝蓋痛/腰痛」? 🔍自己是正常足?高弓足?還是扁平足?如何選擇功能型鞋墊? 🔍腳趾有外翻嗎?如何判斷?有的話該怎麼辦? 🔍功能型鞋墊放不進鞋子怎麼辦?可以剪裁嗎? 🔍什麼是功能襪?如何選擇適合的襪型? 🔍為什麼登山不適合穿雨鞋?越野靴有比較好嗎? 🔍戶外鞋款的正確試穿方式?每次去試穿,店員教的方式,真的正確嗎? 🔍腳踝解剖結構與X光片該如何判讀? 🔍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病理性改變? 🔍關節痛/關節炎:適合打「玻尿酸或PRP」嗎? 我們將在課程中,一步步地教你。 - ▍會員親身案例 有位會員表示:自己每雙鞋底的「腳跟外側」都不正常磨損。 他爸爸從小恐嚇他:「走路拖地」是短命相! 一罵他,他就調整一下。 但根本原因沒解決,走沒兩步就回復原狀。 自從他報名參加「座談會」與「UA健行+動態健康評測」, 赫然發現自己有「低足弓+足內翻」。 雖然還不到扁平足, 但每次運動時,腳都會不舒服, 同時鞋底外側異常磨損 從而導致: ➜因腳不舒服,當然就排斥運動, ➜不運動久了,肌肉量不足, ➜肌肉不足,自然而然使用

川普遇刺,接下來會有人模仿嗎?|Youtube影片

圖片
 ▍川普遇刺:似曾相似的討論 美國總統候選人「川普」在賓州造勢時,遭遇無預警槍擊。 許多謠言、陰謀論,第一時間在網上各種瘋傳。 兩年前,前日本首相「安倍晉三」在街頭演講,遭遇兇手開槍暗殺。 節目上各種「專家/名嘴」分析:一定是中共間諜、兇手用3D列印槍枝、安倍假死拉抬選情...等, 什麼亂七八糟的說法都有,事後調查發現跟「宗教」有關,狠狠打臉各大專家/名嘴。 - ▍比「行兇意圖」更重要的事 如果事前湮滅證據,且兇手當下被擊斃,無法得知作案動機。 實際上是什麼因素造成,還有待檢警單位去釐清。 雖然跟著「起鬨、痛罵某方勢力」很熱鬧, 但作為一般人,「擅自揣測、危言聳聽」沒有任何實際意義。 - ▍遭遇恐攻,多數人沒想過 兇手攻擊造成現場群眾傷亡,一般人如果遇到恐攻該怎麼辦? 為何每次出現暗殺、恐攻等事件發生後,警方都要高度戒備? 因為媒體亂帶風向,引發模仿效應?(😶蛤!模仿效應是什麼?) 民防訓練《恐攻篇》暗殺?恐攻?引發模仿效應?嗜血媒體嚇死人?|民防流言追追追 https://youtu.be/85eOn5M5IS0 👉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 歡迎留言+分享,讓我知道你的感想👇 .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想知道更多「跨領域」知識應用,請關注以下媒體平台: Facebook社團《戰略戰術民防&戶外危機應變》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franklinvmc/ Blogger《戰略戰術民防&戶外危機應變》 https://franklinvmc.blogspot.com/ Vocus方格子《VMC旅遊醫學》 https://vocus.cc/salon/franklinvmc Youtube《仁心VMC課程宇宙》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franklinvmc Youtube 社群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franklinvmc/community 每月「座談會」通知(注意E-mail是否被丟到垃圾郵件) https://reurl.cc/jR81Yp 專案培訓/邀課表單 https://reurl.cc/K0VxOn 特別贊助方案 https://reurl.cc/l7LX4l

【戰術野營】2024第二季

圖片
 【戰術野營】2024第二季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▍戰術野營:獨自面對未知的勇氣 2024第二季【戰術野營】在炎熱夏季, 刻意選「低海拔&悶熱」的原始生態紮營。 大半夜換哨,還能看到螢火蟲在漆黑樹叢間,一閃一閃。 我們突破重重困難,開設《野外醫學》課程,持續分享戶外知識。 自2015年創立起,幫助學員「拓寬認知邊界&製造心理餘裕」。 所謂餘裕:不只是物質上,更多是思維上。 尤其是長時間在野外「獨自面對黑暗」的勇氣。 - ▍踩人痛腳 因「YT頻道內容」踩到某些人痛腳/利益, 便陸續有人出言挑釁謾罵、以及各種造謠抹黑。 點進去看這些人的頁面,只有各種吃喝玩樂、帶有意識型態&無病呻吟的廢文。 這些人在同溫層待久了,還以為網路上噴人不會踢鐵板。 嘴上自豪的戶外經驗,就是去「山上散步」(而且還是公部門鋪好的路), 走起來氣喘吁吁,到頂點打卡拍照,就覺得自己征服了大自然。 至於「開山刀開路、多人協力攀岩、未知路線探索」等難度,則完全不在他們的理解範圍。 - ▍旅遊醫學 從2024下半年開始,我們將在《野外醫學》的基礎上, 整合過往資源,進一步跨入《旅遊醫學》領域,並開設一系列課程。 深入講解「旅遊前中後」的健康評估、健康照護、健康維護。 從「擁有一個好睡眠」,再到腸胃問題、呼吸問題、疾病/寄生蟲感染、外傷緊急處理…等。 讓每個人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,來調整最適合自己的旅遊行程。 有心學習的新人,我們有「模組化」活動:讓每個新人「循序漸進」成長。 很多人下定決心容易,但堅持執行很難。 在此與大家共勉之。 - 🔍【V.M.C.】身為「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」,自2015年創立。 🔍長期將「醫學」與「民防、軍事、災難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進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。 🔍目前「全台唯一」:戰術/民防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,跳脫「萬年講義」單向傳授。 💪多年來的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 💪共舉辦【129梯 UA健行】、【68梯 擬真戰術競技】、【58梯 參訪展覽】、【32期 線上直播座談會】、【16期 實體大課&實習操作】。 💪【共計1900+人次】,開班/開團率達九成七,每月穩定開辦中。 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 .

【危機應變】論「超認真少年 阿仔師」公關事件

 論「超認真少年  阿仔師」公關事件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▍邀講事件 知名網紅「超認真少年  阿仔師」發了一則貼文, 描述該公司團隊成員與某學校老師, 因「演講邀請」所引發的爭議事件。 本會也曾遇過多次「邀課、邀講」等類似情況, 在此分享一下本會的處理方式與價值觀。 由於該篇是粉絲專頁的貼文, 所以該貼文底下的留言區, 會有眾多粉絲力挺,其實並不意外。 我自己本身也常常收看「超認真少年」的影片, 但我認為這是「兩碼子」事情。 ▍等比原則 有人把問題歸結到:發什麼Messenger、應該寫E-mail、應該發公文...等。 但無論是面對什麼情況,做人、做事、處理問題等, 都應講求「等比原則」,並清楚交代「人事時地物」。 即便是透過Messenger聯繫, 該老師有做到清楚交代「人事時地物」, 但其格式有「問好、自我介紹、事發緣由、邀請目的、目標對象與數量、演講內容、日期時間(並提供了多個時間點選擇)、鐘點費、場地、設備」等細節。 就本會經歷過公部門數次邀請的角度來看: 蘇老師的表達內容十分完整,但小編卻沒有做到「等比原則」,僅用了簡單兩句回覆。 無論原先該小編的立意有多良善, 但明顯能看出:小編對於進退應對的能力不足。 同時也代表:公司團隊沒有「相應教育培訓與SOP制度」來處理該事件。 而阿仔師本人也沒有注意到問題的關鍵, 只能在底下留言看到「我挺自己員工」這類只談立場的說法。 自己人當然要挺,但問題不是出在「挺不挺自己人」這點上。 ▍公家機關 該貼文留言區,可看到許多人認為:公家機關太秋了、玻璃心、情緒勒索、鐘點費太少...等, 身邊友人也覺得「公家機關給錢小氣、而且撥款又慢,阿仔師這種知名網紅開公司賺這麼多錢,根本不必理會」。 我身為外科醫師,我認為這跟「平時賺多少錢、鐘點費才多少」等,沒有直接關連。 按這種邏輯,那醫生根本不需要提前幫人預防疾病。 「啊!你問題還好啊!等嚴重一點再來開刀啦!」 所以我直接與友人表達:錢雖然也是關鍵之一,但不應只單純用金錢來衡量。 很多人平時想法很多、意見一堆, 結果真的出了事情,連個辦法都拿不出來。 「小事斤斤計較、大事六神無主」。 按截圖來看:小編從一開始就不覺得自己回覆方式錯在哪, 甚至完全沒警覺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情況。 順手的兩句回覆,直到對方不滿,才驚覺事情大條。 事情燒起來,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