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驗分享】持續經營,建立信任:從裝備測試到戰術野營,打造個人與團隊的成長之路


1.

▍FB動態回顧:4年前霸王級寒流來襲


4年前「霸王寒流」來襲時,

趁機在家開始測試急救毯的效果,

並逐步到野外做進一步極限測試。


我們從8年前就開始進行各種參訪考察,

構思【TC戰術野營】需要的各種裝備。

每一步都需「審慎考慮、超前部屬」,

而不是「臨時起意、想到什麼做什麼」。


正是因為多年前開始布局、確立主要任務目標,

歷經努力累積後,才有【TC戰術野營】成果展現。

重點是「持續經營、穩定交付」,

而不是「心血來潮」,嚐鮮玩個幾次就放棄。

-

2.

▍倉鼠症候群


很多人說得一嘴「好裝備」,

或是也囤了一堆玩意,

但其實根本捨不得用、不常用。

只流於談資、拿來拍照/展示/炫耀,

就像「供桌上的神像」或「展示櫃的模型公仔」一樣。


若真是如此重要的「裝備/器材/物品/工具」,

那你用過幾次?累積使用多長時間?

在什麼環境下使用?清楚它的性能與極限嗎?

若你平時不常用、不保養(甚至根本沒開封),

卻希望在「關鍵時刻/緊急情況」能派上用場?

那遇到危機時,恐怕是凶多吉少…。

-

3.

▍三十而立、四十不惑


很多人到了三十歲,體能開始下降,

四十歲覺得「人生也就這樣了」。

五十歲感嘆「人好好的怎麼會生這種病?我還有好多事想做、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玩耶!」


有位【VMC會員】,

前年參加《跨年沙龍:VRPG戰術兵推》時的體能還很差,

中途不得已臨時早退。

經過一系列課程培訓&特別鍛鍊後,

四十歲體能反而比過去好,

這次參加《VRPG戰術兵推》也能全程堅持到最後,

進一步提昇格局:「不因健康風險而侷限探索的自由」。


只停留在抱怨層級很簡單,

尤其是網路上「吵吵鬧鬧、各說各話」在同溫層取暖。

趁上班空檔摸魚或下班前夕,

在網路上留言互嗆、發洩在工作時吞下的怨氣。

一旦放假,就是睡到爽或出去玩,

除此之外,在行動上沒有任何改變。

因為跟著風向起哄很嗨,

而捲起袖子「創造自己理想的目標」卻很困難。

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不滿,

就想透過「逃避或幻想」來處理眼前的困境,

所以最常見的情況:就是「一群氣味相投的人,聚在一起吸成人奶嘴」。


多年過去,有不少人堅持、也有不少人半途而廢了。

人生中,又有多少人願意堅持目標、不斷實踐呢?

-

4.

▍筆者介紹


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

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

每月穩定開班/開課/開團/辦活動,

持續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

進行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。

是目前「全台唯一」在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

跳脫「萬年講義」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。

根據時事:更新主題、回顧重點。

經過長期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

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


共舉辦【134梯:UA健行&動態健評】、【68梯:擬真戰術競技】、【62梯:參訪考察】、【53期:實體討論會】、【36期:直播座談會】、【17期:主題講座&實習操作】、【7屆:春酒餐會】、【6屆:紀念大會】、【6屆:跨年沙龍】。

多年來穩定交付:累計參與【共2000+人次】。

開團率達98.00%,並持續開辦中。


📍在儲備足夠素材量後,自2021年起,從實體活動跨足經營YouTube頻道。

📍除台灣外,觀眾橫跨「日本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愛爾蘭、瑞士、瑞典」等,並且持續增加中。

📍線上課程:不分地域都可參加!歡迎不同地區的朋友共襄盛舉!


🎯獨家「知識衛星圖」深化學習設計。

🎯特別表單設計:「課前提問、課後反饋」,進一步增強學習成效。

🎯課程三大核心寶物:「看穿危機的水晶球🔮、抵抗危險的盾牌🛡、災後恢復的魔法杖🌟」。


「穩定交付」是建立一切信任的背景,

「建立信任」是未來成功合作的基石,

以上兩點,正是我們堅持往前推進的關鍵。


有教育才能有成長,有成長才能有凝聚。

任何希望自己「體能與健康」可以領先一步的決策者,

任何希望自己「見識與格局」可以領先一步的決策者,

必能深刻理解「知識與勇氣」來自於積累。


「跨界整合,持續累積」

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

👇歡迎留言+分享,讓我知道你的感想👊

.


留言

熱門文章

#精選:相信我,你不會真的想要民防訓練與組建戰術團隊

《野外醫學》戶外新手必看!登山推薦穿雨鞋嗎?膝蓋痛打PRP嗎?戶外流言追追追|Youtube影片

#精選:認證流程-私訊Q&A

《野外醫學》天氣涼了就沒登革熱嗎?蚊子/病媒蚊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

《野外醫學》高山症吃威而鋼就沒事了?登山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