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課程反饋】《系統化整理》學員心得|課程巧思





1.

▍學員心得摘錄:


「精闢與驚艷!

分享病歷模板,展示專業領域才能知道的細節,

還有展示自己當Youtuber的歸檔方法。」──引自本次學員心得。

-

2.

▍課前準備&設計巧思


上個月「第17期 主題講座」:《系統化整理》命名×歸檔×結構化。

從腦外科的角度切入,

從「腦神經原理」解析人腦如何進行系統化歸納。


網路上有許多「品質無法保證」的免費資源,

內容缺乏科學理論基礎。

有些甚至是把「維基百科&簡體字內容農場」抄一抄,

就像公園阿伯講古。

說嘴以前僥倖成功的經驗,

甚至拿別人的故事來大吹特吹。

講來講去都同一套,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。

自己沒有再長進,也難以複製同樣的成果。


我們【主題講座】採取「國際醫學會議」的高標準,

從付費資料庫查詢20~30篇相關論文&醫學文獻,

並把「專業學術用語」轉成「人話/大白話」。

看了100+相關知識的網頁,整合錯誤內容作為反面教材。

事前平均準備110~130張簡報,

最終濃縮/精簡為57~66張投影片。

淬鍊出【75分鐘】的精華內容。


「課程內容&實際案例」準備得太豐富,

結果拖延了原本的進度,

導致課程時間差點不夠用!


感謝支持的會員朋友&學員們,

能讓這樣的品質可以「持續穩定交付」。

歡迎有志於此的教學者能以此為「基準線」投入課程行列,

以同樣「品質/規格」投入,生產更優質的知識內容。

-

3.

▍實際衝擊&強烈震撼


以往自身累積的知識不夠時,

感受不到實際「衝擊感受」。

現在則是在「知識堆疊上」的實際應用,

學員上完後一整個清晰,

立刻就能接收到強烈震撼。


上完才第一個小時,學員已有「相見恨晚」的衝擊感受!。

上完第二個小時後,學員開始反思:『這些方法我為什麼以前都不知道?』。

上完後隔天,已經有學員興奮地和我分享:他把「系統化整理」應用在公司資料上,取得超高效的成果。


每次教案到開課的前一天,

都還在持續做修改/迭代升級。

使「艱澀的」專業術語&學術知識,

轉化為「通俗易懂」的生動內容。

使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成為每位學員的現實。


在此預告2025年1月份課程:

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

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

https://reurl.cc/KdOAaj

-

4.

▍講者介紹


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

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

持續「出人出錢出力」: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、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進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。

目前「全台唯一」: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,跳脫「萬年講義」。並根據時事:更新主題、回顧重點。

經過長期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

每月穩定交付:多年來開班/開課/開團,累計參與人數【共計2000+人次】。開團率達98.00%,持續開辦中。


📍在持續累積足夠素材儲備量後,自2021年跨足經營YouTube頻道。

📍除台灣外,觀眾橫跨「日本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愛爾蘭、瑞士、瑞典...等」,持續增加中。

📍線上課程:不分地域都可參加!歡迎不同地區的朋友共襄盛舉!


🎯獨家「知識衛星圖」深化學習設計:「課前表單提問、課後問卷反饋」。

🎯課程三大核心寶物:「看穿危機的水晶球🔮、抵抗危險的盾牌🛡、災後恢復的魔法杖🌟」。


「穩定交付」是建立一切信任的背景,

「建立信任」是未來成功合作的基石,

以上兩點,正是我們堅持往前推進的關鍵。


有教育才能有成長,有成長才能有凝聚。

任何希望自己「體能與健康」可以領先一步的決策者,

任何希望自己「見識與格局」可以領先一步的決策者,

必能深刻理解「知識與勇氣」來自於積累。


「跨界整合,持續累積」

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

👇歡迎留言+分享,讓我知道你的感想👊

.


留言

熱門文章

#精選:相信我,你不會真的想要民防訓練與組建戰術團隊

《野外醫學》戶外新手必看!登山推薦穿雨鞋嗎?膝蓋痛打PRP嗎?戶外流言追追追|Youtube影片

#精選:認證流程-私訊Q&A

《野外醫學》天氣涼了就沒登革熱嗎?蚊子/病媒蚊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

《野外醫學》高山症吃威而鋼就沒事了?登山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