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UA健行】135梯:原始路線挑戰|心得分享

1.

▍環境/地形/地貌


本次【第135梯 UA健行】,

氣溫18℃,天氣晴朗。


全程皆原始路徑,

人跡罕至、無路標路牌,

其中路段需使用工具「開路前進」。

地形起伏大,

陡峭路段無繩索/鐵鍊可扶。


本次活動難度:2顆星



-

2.

▍UA健行分級標準


若沒有分級標準,

單純秀嘴上資歷/細數當年勇,

難以衡量彼此程度。


有些「鍵盤俠」只去森林公園散步,就覺得自己是戶外高手。

有些「散步仔」炫耀爬過多少座百岳,其實只走低難度的觀光路線+拍照打卡。

所謂「野外求生」就是帶著食材+鍋碗瓢盆去戶外烤肉,早上再來杯咖啡。

甚至開著改裝吉普車,沿途破壞地形植被/污染水源,結果根本沒下車走幾步。


在此公布:本會從2015年舉辦戶外活動至今,

依「台灣環境/地形/地貌」所衡量評定的難度分級。

以免有人聽到「健行」就嗤之以鼻。

殊不知「你自豪的征服巔峰≠我們的UA健行」,

甚至你可能連「2顆星」的邊都沾不上。


【UA健行】分級16.0版:

0星:明確的路標路牌+人為安排的路面/步道/階梯

1星:無明顯路標路牌+單人通行的原始小徑+陡峭路段有繩索/鐵鍊可扶

2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

3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+互助攀爬

4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+互助攀爬+複合式地形

5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+互助攀爬+複合式地形+工具垂降


※遇以下情事,可增加0.5顆星:

氣溫10°C以下/34°C以上、大雨泥濘/雪地濕滑、海拔3000米以上、破碎/陡峭地形、遭遇水蛭/動物擋路...等

-

3.

▍活動&主辦人介紹


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

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

每月穩定開班/開課/開團/辦活動,

持續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

進行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。

是目前「全台唯一」在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

跳脫「萬年講義」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。

根據時事:更新主題、回顧重點。

經過長期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

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

共舉辦【135梯:UA健行&動態健評】、【68梯:擬真戰術競技】、【62梯:參訪考察】、【54期:實體討論會】、【37期:直播座談會】、【17期:主題講座&實習操作】、【7屆:春酒餐會】、【6屆:紀念大會】、【6屆:跨年沙龍】。

多年來穩定交付:累計參與【共2000+人次】。

開團率達98.01%,並持續開辦中。


📍在儲備足夠素材量後,自2021年起,從實體活動跨足經營YouTube頻道。

📍除台灣外,觀眾橫跨「日本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愛爾蘭、瑞士、瑞典」等,並且持續增加中。

📍線上課程:不分地域都可參加!歡迎不同地區的朋友共襄盛舉!


🎯獨家「知識衛星圖」深化學習設計。

🎯特別表單設計:「課前提問、課後反饋」,進一步增強學習成效。

🎯課程三大核心寶物:「看穿危機的水晶球🔮、抵抗危險的盾牌🛡、災後恢復的魔法杖🌟」。


「穩定交付」是建立一切信任的背景,

「建立信任」是未來成功合作的基石,

以上兩點,正是我們堅持往前推進的關鍵。


有教育才能有成長,有成長才能有凝聚。

任何希望自己「體能與健康」可以領先一步的決策者,

任何希望自己「見識與格局」可以領先一步的決策者,

必能深刻理解「知識與勇氣」來自於積累。


「跨界整合,持續累積」

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

👇歡迎留言+分享,讓我知道你的感想👊

.


留言

熱門文章

#精選:相信我,你不會真的想要民防訓練與組建戰術團隊

《野外醫學》戶外新手必看!登山推薦穿雨鞋嗎?膝蓋痛打PRP嗎?戶外流言追追追|Youtube影片

#精選:認證流程-私訊Q&A

《野外醫學》天氣涼了就沒登革熱嗎?蚊子/病媒蚊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

《野外醫學》高山症吃威而鋼就沒事了?登山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