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急救包》認知戰役:從零打造你的野外生存保險,掌握關鍵時刻的應變力

1.

▍急救包認知戰役——野外急救失敗源自系統性誤判


假設以下場景:

你正在山區健行,突然間,同伴突然摔傷且血流不止。

你急忙打開急救包,卻發現只有OK繃和優碘...

這一刻,你才意識到:你的急救包,根本救不了命!!!


在野外,急救不是選擇,而是生存必需。

但你真的準備好了嗎?

令人震驚的是:超過80%的戶外愛好者認為自己準備充分,

但真正發生意外時,僅有不到12%能有效應對。


當你問身邊的人:「你有帶急救包嗎?」

大部分人會輕鬆回答:「有啊!我帶了OK繃、優碘、綠油精、暈車藥…」

但殘酷的事實是:這些物品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,

往往只是「心理安慰劑」,而非「生命保障」。


⚠最危險的不是缺乏物資,而是錯誤的觀念。

一個錯誤的止血方式,可能比失血本身更致命。


當你的急救包躺在背包底層時,

別人的生存裝備已經完成了戰術升級。

-

2.

▍為什麼這堂課值得你投入?


假設:你在野外遇到意外,打開急救包,

卻發現面對眼前的傷勢,你完全不知該如何處理。

這不只是因為你缺乏物資,而是缺乏系統性的應對方法。


我們的課程不同於市面上的「急救知識碎片」or「只給急救用品清單」,

而是從「野外醫學&旅遊醫學」的專業角度出發,

系統性地重塑真正有用的醫學價值觀。


這堂課將帶你:

✅ 從專業視角,理解真正的緊急醫療需求。

✅ 依據科學證據,設計真正有效的個人急救包。

✅ 掌握關鍵技巧,在生死關頭做出正確判斷。

✅ 建立系統性思維,面對各種突發情境。


學會打造專屬急救包,掌握關鍵技巧,確保安全無虞!

讓你在遇到突發狀況時,不是慌張求助,而是有條不紊地應對。


令人驚訝的是:真正專業的急救包,

80%重量是「無形的知識資產」!

因為「裝備跟物品只是工具,腦袋裡的知識才是救命關鍵」。

-

3.

▍與其他課程比較的最大差異

市面上充斥著「包裝大師」——

你可能見過這樣的場景:

「大師」在台上滔滔不絕地炫耀自己「學經歷多豐富、人脈資源多廣...」,

但課程內容卻是「萬年不變的老教材,甚至充滿缺乏實證的偏方」。


用「大師光環」打造個人品牌,跟上課教學有什麼關聯?

就算台上老師再厲害,東西也不會忽然變成我的。

大家作為「學員」更想知道的是:

「這堂課能帶給自己什麼好處?」

「講師花多少心思在備課?講師本身有沒有實踐他自己說的內容?」

「手上的資料如何整理&輸出,而不是學點皮毛」。


我們與其他課程的關鍵差異在於:

我們不賣「名氣」,只提供禁得起檢驗的「實證醫學」。


每期75分鐘座談會,採用「國際醫學會議」等級的專業標準:

✅ 從付費資料庫精選20~30篇醫學論文&專業文獻,確保內容扎實可靠。

✅ 將高深的「醫學專業&學術語言」轉化為「通俗易懂的實用知識」。

✅ 整合國際最新指南,搭配臨床實戰經驗,幫你建立實用醫學觀念。

✅ 從130+張專業簡報,精煉為60+張核心知識點,確保高效學習關鍵重點。


這不是單純的「知識輸入」,

而是讓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成為每位學員的現實。

-

4.

▍你的選擇,可能決定關鍵時刻的生死


統計數據表明:野外緊急事件中,專業救援平均需要2-5小時才能抵達。

這個現實告訴我們:

急救知識不該被視為「醫療專業」的專利,

而是每個「常出門、愛旅行、從事戶外活動者」的必備技能。


我們的座談會,不是讓你「只有學過」,

而是讓你「帶走可用的方法」。


我們也誠摯邀請對此有興趣的教學者,

如果你希望投入高品質內容製作,

這堂課的標準,就是你可以參考的「基準線」。

讓我們一起打造更高規格、更有價值的知識內容,

讓更多人真正學到「能救命」的技能。


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,那這堂課,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。

-

5.

▍講者介紹:從腦外科醫師到跨界知識整合者


🎓我是仁心,腦外科醫師,同時是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創辦人。

•本人曾服役於野戰部隊,學過八極拳、擒拿術。

•退伍後持續參與「手/步槍戰術射擊、高風險突入、低光度射擊、MRDS、戰術無人機、山地行軍、戰術野營」等訓練。

•同時涉及民防領域,具「內政部 防災士」資格&相關證照。


🎯跨界整合:

•自2015年起致力於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危機應變、野外求生」等領域的跨界整合。

•全台唯一在「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」採用「直播互動式」的帶狀課程。

•累計舉辦400+場活動,持續更新的知識體系,告別「萬年講義」,確保內容時效性。


💡團隊成果與特色:

•跨領域知識整合,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。

•參與學員突破2000+人次,開團率高達98.06%。

•多次受邀為公部門進行內訓演講及專業培訓。


📍團隊活動類型:

•UA健行&動態健評(135梯)

•參訪考察(70梯)

•擬真戰術競技(68梯)

•實體討論會(54期)

•直播座談會(37期)

•主題講座&實習操作(17期)

•春酒沙龍、跨年沙龍、紀念大會…等特別企劃(20期)


🚀線上平台虛實整合:

•自2021年起拓展線上學習。

•系統性線上課程:跨越地域限制,深耕知識傳播。

•YouTube專業頻道:觀眾遍及亞洲、歐美等地。

•持續累積醫學、戰術、民防、災難應變…等專業內容。

-

6.

▍核心理念


想像這個情境:

當危機來臨時,你身邊的人正在恐慌,

卻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...


我們堅持往前推進:

「穩定交付」是建立專業信任的基礎,

「知識整合」是有效應對危機的關鍵。


🔥我們堅信:教育帶來個人成長,成長凝聚團隊力量。

任何希望「體能、健康、知識、格局」領先一步的決策者,

都能理解「知識與應變能力」來自於長期積累。


「跨界整合,持續累積」

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


【立即報名,開啟您的跨界學習之旅】

📌2025.03.20 第38期-線上座談會:《個人急救包》野外旅遊 × 緊急應變

📌報名連結:https://reurl.cc/panY28


#你的急救包是安慰劑還是生存保險

#止血帶綁錯位置比失血更致命

#野外急救是與生理機能的賽局對抗


👇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見解或想法👊

.


留言

熱門文章

#精選:相信我,你不會真的想要民防訓練與組建戰術團隊

《野外醫學》戶外新手必看!登山推薦穿雨鞋嗎?膝蓋痛打PRP嗎?戶外流言追追追|Youtube影片

#精選:認證流程-私訊Q&A

《野外醫學》天氣涼了就沒登革熱嗎?蚊子/病媒蚊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

《野外醫學》高山症吃威而鋼就沒事了?登山流言追追追|戶外教育|Youtube影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