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▍政治正確&意識型態 近期,由於社會上某些風波, 一些社團管理員不但沒站出來維持客觀、理性、中立。 反而帶頭站在「政治正確」的至高點上, 利用「管理權之便」挑起意識型態的口號。 導致社團原本就意見不同的人群, 彼此互相有言語上的衝突與紛爭。 整個社團的風氣已不再適合實事求是, 而是各種「先喊先贏、同溫層取暖」的口號。 有人看不慣什麼事情都扯政治, 結果就被打成黑五類。 還遭到管理員特地「發公告」來公審社團成員。 在特定風向的帶動下, 許多網路蝗蟲就跟著敲邊鼓。 - 2. ▍從客觀正向到政治狂熱 在此分享一個剛發生的親身案例: 我從建立FB帳號以來, 幾乎所有貼文都是公開分享「以醫學為出發點的跨領域知識」。 也歡迎任何人轉載,未曾有過特殊要求與限制。 某社團管理員曾積極分享本人的文章, 後來在對方的盛情邀約下,我參加了該FB社團。 本人在加入該社團期間, 皆積極分享自身所學/所知/所見。 即便我們已經有自己的Blog、粉專、社團、YT頻道、群組、社群等平台, 但所有知識型貼文&影片,都會特地轉發一份至該社團分享。 平心而論,該社團在早期確實是積極/正向/開放。 但近年來,開始有人什麼事情都往政治上扯, 有人則是看不慣這種「什麼事情都扯政治」的作為。 起初還有些人會講一些中肯的想法&見解。 但每次總有偶爾冒出水面的白目刷存在感, 在嗆人之前,也沒先點對方頭像、確認身分&來歷。 動不動就吐槽兩句、嗆對方有什麼資格…等。 使原本好好的討論串, 最後變成爭論誰有資格/誰沒資格+互相扣帽子。 沒頭沒尾被嗆久了, 導致很多早期的大佬漸漸都不再分享高見,甚至有些已淡出社團。 過往有很多優秀的人員,在成立相關組織/社團/法人後,也默默被排擠出去。 實在是令人感到很可惜。 - 3. ▍敵我識別 很多人的「識別敵我」方法, 其實就是:拍我馬屁的就是自己人。 反之:給建議就是批評,批評就是不滿,不滿就是敵人。 「反對主席就是反對黨,這種人就是反動走資派」。 除此之外,根本沒有識別能力, 所以出了事情只會怪別人! 在管理員發了一篇「公審文」後, 許多從來沒看過的網路蝗蟲, 紛紛冒出來起鬨、跟著一起獵巫喊打。 我點進去這些人的頭像,發現明明加入時間很長, 但平時還真沒看過有哪幾人曾發表「重大知識&心得分享」。 唯一的貢獻就是:按讚+留言拍馬屁(讓管理員飄飄然)。 在我「逆風」留言一篇呼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