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25的文章

【金句梗圖】管理員搞政治文字獄

圖片
管理員搞政治文字獄

【經驗分享】政治正確與意識型態狂熱化:從客觀理性到互相攻擊對立的觀察與反思

圖片
1. ▍政治正確&意識型態 近期,由於社會上某些風波, 一些社團管理員不但沒站出來維持客觀、理性、中立。 反而帶頭站在「政治正確」的至高點上, 利用「管理權之便」挑起意識型態的口號。 導致社團原本就意見不同的人群, 彼此互相有言語上的衝突與紛爭。 整個社團的風氣已不再適合實事求是, 而是各種「先喊先贏、同溫層取暖」的口號。 有人看不慣什麼事情都扯政治, 結果就被打成黑五類。 還遭到管理員特地「發公告」來公審社團成員。 在特定風向的帶動下, 許多網路蝗蟲就跟著敲邊鼓。 - 2. ▍從客觀正向到政治狂熱 在此分享一個剛發生的親身案例: 我從建立FB帳號以來, 幾乎所有貼文都是公開分享「以醫學為出發點的跨領域知識」。 也歡迎任何人轉載,未曾有過特殊要求與限制。 某社團管理員曾積極分享本人的文章, 後來在對方的盛情邀約下,我參加了該FB社團。 本人在加入該社團期間, 皆積極分享自身所學/所知/所見。 即便我們已經有自己的Blog、粉專、社團、YT頻道、群組、社群等平台, 但所有知識型貼文&影片,都會特地轉發一份至該社團分享。 平心而論,該社團在早期確實是積極/正向/開放。 但近年來,開始有人什麼事情都往政治上扯, 有人則是看不慣這種「什麼事情都扯政治」的作為。 起初還有些人會講一些中肯的想法&見解。 但每次總有偶爾冒出水面的白目刷存在感, 在嗆人之前,也沒先點對方頭像、確認身分&來歷。 動不動就吐槽兩句、嗆對方有什麼資格…等。 使原本好好的討論串, 最後變成爭論誰有資格/誰沒資格+互相扣帽子。 沒頭沒尾被嗆久了, 導致很多早期的大佬漸漸都不再分享高見,甚至有些已淡出社團。 過往有很多優秀的人員,在成立相關組織/社團/法人後,也默默被排擠出去。 實在是令人感到很可惜。 - 3. ▍敵我識別 很多人的「識別敵我」方法, 其實就是:拍我馬屁的就是自己人。 反之:給建議就是批評,批評就是不滿,不滿就是敵人。 「反對主席就是反對黨,這種人就是反動走資派」。 除此之外,根本沒有識別能力, 所以出了事情只會怪別人! 在管理員發了一篇「公審文」後, 許多從來沒看過的網路蝗蟲, 紛紛冒出來起鬨、跟著一起獵巫喊打。 我點進去這些人的頭像,發現明明加入時間很長, 但平時還真沒看過有哪幾人曾發表「重大知識&心得分享」。 唯一的貢獻就是:按讚+留言拍馬屁(讓管理員飄飄然)。 在我「逆風」留言一篇呼籲...

【UA健行】135梯:原始路線挑戰|心得分享

圖片
1. ▍環境/地形/地貌 本次【第135梯 UA健行】, 氣溫18℃,天氣晴朗。 全程皆原始路徑, 人跡罕至、無路標路牌, 其中路段需使用工具「開路前進」。 地形起伏大, 陡峭路段無繩索/鐵鍊可扶。 本次活動難度:2顆星 - 2. ▍UA健行分級標準 若沒有分級標準, 單純秀嘴上資歷/細數當年勇, 難以衡量彼此程度。 有些「鍵盤俠」只去森林公園散步,就覺得自己是戶外高手。 有些「散步仔」炫耀爬過多少座百岳,其實只走低難度的觀光路線+拍照打卡。 所謂「野外求生」就是帶著食材+鍋碗瓢盆去戶外烤肉,早上再來杯咖啡。 甚至開著改裝吉普車,沿途破壞地形植被/污染水源,結果根本沒下車走幾步。 在此公布:本會從2015年舉辦戶外活動至今, 依「台灣環境/地形/地貌」所衡量評定的難度分級。 以免有人聽到「健行」就嗤之以鼻。 殊不知「你自豪的征服巔峰≠我們的UA健行」, 甚至你可能連「2顆星」的邊都沾不上。 【UA健行】分級16.0版: 0星:明確的路標路牌+人為安排的路面/步道/階梯 1星:無明顯路標路牌+單人通行的原始小徑+陡峭路段有繩索/鐵鍊可扶 2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 3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+互助攀爬 4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+互助攀爬+複合式地形 5星:原始環境+無明顯路徑+自行開路前進+互助攀爬+複合式地形+工具垂降 ※遇以下情事,可增加0.5顆星: 氣溫10°C以下/34°C以上、大雨泥濘/雪地濕滑、海拔3000米以上、破碎/陡峭地形、遭遇水蛭/動物擋路...等 - 3. ▍活動&主辦人介紹 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 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 每月穩定開班/開課/開團/辦活動, 持續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 進行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。 是目前「全台唯一」在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 跳脫「萬年講義」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。 根據時事:更新主題、回顧重點。 經過長期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 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 共舉辦【135梯:UA健行&動態健評】、【68梯:擬真戰術競技】、【62梯:參訪考察】、【54期:實體討論會】、【37期:直播座談會】、【17期:主題講座&實習操作】、【7屆:春酒餐會】、【6屆:紀...

晃很大!發生地震先開門?破解地震迷思,提升防災應變能力|Youtube影片

圖片
《地震篇》晃很大!發生地震先開門?破解地震迷思,提升防災應變能力|地震流言追追追|民防訓練|防災教育 https://youtu.be/x1OCDdZYyzM 「跨界整合,持續累積」 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 👇歡迎留言+分享,讓我知道你的感想👊 .

【金句梗圖】爬山硬要穿雨鞋

圖片
 

【經驗分享】持續經營,建立信任:從裝備測試到戰術野營,打造個人與團隊的成長之路

圖片
1. ▍FB動態回顧:4年前霸王級寒流來襲 4年前「霸王寒流」來襲時, 趁機在家開始測試急救毯的效果, 並逐步到野外做進一步極限測試。 我們從8年前就開始進行各種參訪考察, 構思【TC戰術野營】需要的各種裝備。 每一步都需「審慎考慮、超前部屬」, 而不是「臨時起意、想到什麼做什麼」。 正是因為多年前開始布局、確立主要任務目標, 歷經努力累積後,才有【TC戰術野營】成果展現。 重點是「持續經營、穩定交付」, 而不是「心血來潮」,嚐鮮玩個幾次就放棄。 - 2. ▍倉鼠症候群 很多人說得一嘴「好裝備」, 或是也囤了一堆玩意, 但其實根本捨不得用、不常用。 只流於談資、拿來拍照/展示/炫耀, 就像「供桌上的神像」或「展示櫃的模型公仔」一樣。 若真是如此重要的「裝備/器材/物品/工具」, 那你用過幾次?累積使用多長時間? 在什麼環境下使用?清楚它的性能與極限嗎? 若你平時不常用、不保養(甚至根本沒開封), 卻希望在「關鍵時刻/緊急情況」能派上用場? 那遇到危機時,恐怕是凶多吉少…。 - 3. ▍三十而立、四十不惑 很多人到了三十歲,體能開始下降, 四十歲覺得「人生也就這樣了」。 五十歲感嘆「人好好的怎麼會生這種病?我還有好多事想做、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玩耶!」 有位【VMC會員】, 前年參加《跨年沙龍:VRPG戰術兵推》時的體能還很差, 中途不得已臨時早退。 經過一系列課程培訓&特別鍛鍊後, 四十歲體能反而比過去好, 這次參加《VRPG戰術兵推》也能全程堅持到最後, 進一步提昇格局:「不因健康風險而侷限探索的自由」。 只停留在抱怨層級很簡單, 尤其是網路上「吵吵鬧鬧、各說各話」在同溫層取暖。 趁上班空檔摸魚或下班前夕, 在網路上留言互嗆、發洩在工作時吞下的怨氣。 一旦放假,就是睡到爽或出去玩, 除此之外,在行動上沒有任何改變。 因為跟著風向起哄很嗨, 而捲起袖子「創造自己理想的目標」卻很困難。 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不滿, 就想透過「逃避或幻想」來處理眼前的困境, 所以最常見的情況:就是「一群氣味相投的人,聚在一起吸成人奶嘴」。 多年過去,有不少人堅持、也有不少人半途而廢了。 人生中,又有多少人願意堅持目標、不斷實踐呢? - 4. ▍筆者介紹 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 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 每月穩定開班/開課/開團/辦活動, 持續將「醫學...

近期流感/麻疹疫情升溫!防疫知識與資源分享|Youtube影片

圖片
📌近期流感爆發 📌同時還有麻疹傳播 在此分享先前座談會《疫情篇》的影片。 《疫情篇》急診爆滿!流感病毒入侵,免疫負債開始還債?|傳染病流言追追追 https://youtu.be/h19PMvxfqFA 《疫情篇》什麼是流感?流感=比較流行的感冒?|流感迷思|感冒流言追追追 https://youtu.be/ATuqUFnTYaM 「跨界整合,持續累積」 「多點知識,少點危機」 👇歡迎留言+分享,讓我知道你的感想👊 .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▼更多「跨領域」知識,請關注以下平台: 📍Youtube《仁心VMC課程宇宙》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franklinvmc 📍Facebook粉專《仁心vmc課程宇宙》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ranklinvmcfans/ 📍Facebook社團《戰略戰術民防&戶外危機應變》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franklinvmc/ 📍Blogger《戰略戰術民防&戶外危機應變》 https://franklinvmc.blogspot.com/ 📍Vocus方格子《戰略戰術民防&戶外危機應變》 https://vocus.cc/salon/franklinvmc 📍Youtube社群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franklinvmc/community 📍每月「座談會」通知(注意E-mail是否被丟到垃圾郵件) https://reurl.cc/jR81Yp 📍專案培訓/邀課表單 https://reurl.cc/K0VxOn 📍特別贊助方案 https://reurl.cc/l7LX4l .

【活動反饋】《第六屆跨年沙龍:VRPG戰術兵推》會員參與心得|活動巧思

圖片
1. ▍《跨年沙龍:VRPG戰術兵推》心得摘錄: 「縝密與驚呼連連!」──引自本次會員心得。 - 2. ▍活動前籌備&企劃設計巧思 本人生平參加過無數次浪費時間的無聊爛活動。 只停留在抱怨層級很簡單, 而捲起袖子「創造自己理想的目標」卻很困難。 有感於不想再讓【V.M.C.會員】遭受跟我一樣的戲碼, 所以才有《跨年沙龍:VRPG戰術兵推》的誕生。 有別於一般跨年活動的「唱歌跳舞、吃吃喝喝、打屁哈啦」。 本會的【跨年沙龍】在過往的基礎上, 融入更多「戰略規劃、戰術推演」的成份, 故每年的【跨年沙龍】籌備期,皆長達3個多月。 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不滿, 就想透過「逃避或幻想」來處理眼前的困境。 例如:創造「虛擬人物」、扮演「虛假人設」, 於是出現各種奇葩的行為。 要嘛是彌補個人的現實缺憾, 或者是滿足自己的英雄願望。 創辦團隊十年來的經驗總結: 容易一時「心血來潮」的人, 也容易「三分鐘熱度」而放棄。 而這種類型也是最難融入團隊的人。 很多人想像力超棒, 但是沒有決策力或執行力。 或是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, 卻不敢承擔「相應的」責任與後果。 如果自己在現實中, 就想一心尋求逃避, 那參加我們各項活動就會覺得「異常痛苦」。 因為在逐步演進的過程中, 會不斷篩掉不適合的人。 一旦真相被「拆穿/打破」, 又要回頭直面自己的不足。 - 3. ▍實際衝擊&強烈震撼 若以往自身累積的知識不夠時, 感受不到實際「衝擊感受」。 如今則是「知識堆疊上」的實際應用, 在參加《跨年沙龍:VRPG戰術兵推》後取得超高效的成果! 與會後做出深度思考:「如何進一步改善缺點&增強自己的實力」, 進一步提昇格局:「不因健康風險而侷限探索的自由」。 實體活動值得給更優秀的人, 「長期參與、價值觀符合」的成員適合深入培養。 因此【精進組會員】享有參與優先權, 這也是我們「實體活動」都能維持優良品質的原因之一。 感謝【V.M.C.】會員們的支持, 能讓這樣的品質可以持續「穩定交付」, 使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成為現實。 如果你是個想要挑戰自我的人, 我們歡迎你的加入。 - 4. ▍主辦者介紹 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 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 每月穩定開班/開課/開團/辦活動, 持續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 進行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...

【座談會】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|如何從醫學角度分析?

圖片
1. ▍你有以下的疑惑嗎? 😶軍事只有「認知作戰跟武器系統」嗎? 😶能從「走路姿勢」看出來普丁快死了? 😶戰局分析是否需要醫學知識呢? 網路上一堆七嘴八舌的討論, 對自己現實人生有幫助? 還是在同溫層裡的成人奶嘴? 想要「自我成長&價值實踐」,就需要有「戰略復盤」的能力! 如果你喜歡「單打獨鬥、不追求穩定品質與量能、只要有做就好」。 那當然不覺得自己需要「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」。 因此這堂課不適合「跟風選邊站、偶爾心血來潮、無法團隊合作」的人。 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 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 https://reurl.cc/DKxaEe - 2. ▍課程中解釋的盲點 🔍在生死攸關的環境中,你覺得「個人喜好」是否還有討論的空間?  🔍如果不符合你的感官偏好,什麼情況下會說服自己執行某種有效技能? 🔍若需要調整部分「輕鬆/舒適/愉快」的感受,該如何權衡期待與心情? 🔍你是否曾有「追求成長而忍受苦楚」的經驗?這會如何影響你的未來選擇? 💪別再讓以上問題成為你的弱點,快補足所需的最後拼圖吧! 每次到開課的前一天, 教案都還在持續做修改/迭代升級。 使「艱澀的」專業術語&學術知識, 轉化為「通俗易懂」的生動內容。 使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成為每位學員的現實。 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 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 https://reurl.cc/DKxaEe - 3. ▍講者介紹 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 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 每月穩定開班/開課/開團/辦活動, 持續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 進行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。 是目前「全台唯一」在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跳脫「萬年講義」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。 並根據時事:更新主題、回顧重點。 經過長期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 共舉辦【134梯:UA健行&動態健評】、【68梯:擬真戰術競技】、【62梯:參訪考察】、【53期:實體討論會】、【36期:直播座談會】、【17期:主題講座&實習操作】、【7屆:春酒餐會】、【6屆:紀念大會】、【6屆:跨年沙龍】。 多年來穩定交付:累計參與人數【共計2000+人次】。 開...

【座談會】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|與其他課程比較

圖片
1. ▍與其他課程比較 很多「大師」經過別人包裝、徒有名氣, 只炫耀自己多有本事、學經歷多豐富、人脈資源多廣... 但這些跟上課教學有什麼關聯? 台上老師再厲害,東西也不會忽然變成我的。 大家作為「學員」更想知道的是: 這堂課能帶給自己什麼好處? 講師花多少心思在備課? 講師本身有沒有實踐他自己說的內容? 手上的資料如何整理&輸出? 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 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 https://reurl.cc/kMp249 - 2. ▍穩定交付 ●答疑座談會: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(基礎知識儲備、養成學習慣性)➜解決觀念上的先備知識。 ●主題講座:量能整合、自我管理(心態、策略、格局)➜解決執行上的技術問題。 每月答疑座談會「PBL帶狀學習」、定期主題講座「CSM塊狀總結」➜先學科、再術科。 因為持續累積,我們才有辦法開辦系列學程。 因為穩定交付,學員才有辦法學習跨界知識。 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 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 https://reurl.cc/kMp249 - 3. ▍講者介紹 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 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 持續「出人出錢出力」: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、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進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。 目前「全台唯一」: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,跳脫「萬年講義」。並根據時事:更新主題、回顧重點。 經過長期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 每月穩定交付:多年來開班/開課/開團,累計參與人數【共計2000+人次】。開團率達98.00%,持續開辦中。 📍在持續累積足夠素材儲備量後,自2021年跨足經營YouTube頻道。 📍除台灣外,觀眾橫跨「日本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愛爾蘭、瑞士、瑞典...等」,持續增加中。 📍線上課程:不分地域都可參加!歡迎不同地區的朋友共襄盛舉! 🎯獨家「知識衛星圖」深化學習設計:「課前表單提問、課後問卷反饋」。 🎯課程三大核心寶物:「看穿危機的水晶球🔮、抵抗危險的盾牌🛡、災後恢復的魔法杖🌟」。 「穩定交付」是建立一切信任的背景, 「建立信任」是未來成功合作的基石, 以上兩點,正是我們堅持往前推進的...

【金句梗圖】出張嘴不行動,真的很簡單

圖片
 【金句梗圖】出張嘴不行動,真的很簡單

【課程反饋】《系統化整理》學員心得|課程巧思

圖片
1. ▍學員心得摘錄: 「精闢與驚艷! 分享病歷模板,展示專業領域才能知道的細節, 還有展示自己當Youtuber的歸檔方法。」──引自本次學員心得。 - 2. ▍課前準備&設計巧思 上個月「第17期 主題講座」:《系統化整理》命名×歸檔×結構化。 從腦外科的角度切入, 從「腦神經原理」解析人腦如何進行系統化歸納。 網路上有許多「品質無法保證」的免費資源, 內容缺乏科學理論基礎。 有些甚至是把「維基百科&簡體字內容農場」抄一抄, 就像公園阿伯講古。 說嘴以前僥倖成功的經驗, 甚至拿別人的故事來大吹特吹。 講來講去都同一套,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。 自己沒有再長進,也難以複製同樣的成果。 我們【主題講座】採取「國際醫學會議」的高標準, 從付費資料庫查詢20~30篇相關論文&醫學文獻, 並把「專業學術用語」轉成「人話/大白話」。 看了100+相關知識的網頁,整合錯誤內容作為反面教材。 事前平均準備110~130張簡報, 最終濃縮/精簡為57~66張投影片。 淬鍊出【75分鐘】的精華內容。 「課程內容&實際案例」準備得太豐富, 結果拖延了原本的進度, 導致課程時間差點不夠用! 感謝支持的會員朋友&學員們, 能讓這樣的品質可以「持續穩定交付」。 歡迎有志於此的教學者能以此為「基準線」投入課程行列, 以同樣「品質/規格」投入,生產更優質的知識內容。 - 3. ▍實際衝擊&強烈震撼 以往自身累積的知識不夠時, 感受不到實際「衝擊感受」。 現在則是在「知識堆疊上」的實際應用, 學員上完後一整個清晰, 立刻就能接收到強烈震撼。 上完才第一個小時,學員已有「相見恨晚」的衝擊感受!。 上完第二個小時後,學員開始反思:『這些方法我為什麼以前都不知道?』。 上完後隔天,已經有學員興奮地和我分享:他把「系統化整理」應用在公司資料上,取得超高效的成果。 每次教案到開課的前一天, 都還在持續做修改/迭代升級。 使「艱澀的」專業術語&學術知識, 轉化為「通俗易懂」的生動內容。 使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成為每位學員的現實。 在此預告2025年1月份課程: 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 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 https://reurl.cc/KdOAaj - 4. ▍講者介紹 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 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 持續「出人...

【經驗分享】女山友被丟包,網友表明對方難溝通?|戶外流言追追追

圖片
1. ▍女子高山症發作,疑遭7山友丟包卑南主山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0/8467324 近日登山圈又出現登山意外,並上了新聞版面。 在眾多新聞留言中, 偶然看到「某網友」在某登山社團留言的截圖, 說自己曾接觸該名女山友, 經交流後認為對方很難溝通。 這件事情是否為真, 在此分享去年一段故事: - 2. ▍火大罵人/網路霸凌 本人是名腦外科醫師, 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 每月穩定開班/開課/開團/辦活動, 持續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、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 進行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。 當時正好講到「野外醫學」的領域, 從醫學角度分析「登山不適合穿雨鞋」。 並將課程中相關內容剪輯成片段, 分享上傳至Youtube、Facebook等平台, 希望能有更多人學習到醫學知識。 結果有人看到我「不推薦登山穿雨鞋」, 就跳起來暴怒狂咬、火大罵人/網路霸凌。 起初還打算耐著性子, 誠摯邀請此人參加我們已舉辦100+梯的【UA健行】。 他卻開始不斷跳針+顧左右而言他+氣噗噗狠嗆有種出來單挑。 最後見笑轉生氣,把我拉黑名單封鎖。 這次偶然在網路上看到留言截圖, 竟然是該名「怒嗆仔」指控女山友:不好溝通、自我意識強、嘴硬。 該名女山友「真的做人失敗」嗎? 本人對此看法抱持質疑態度。 但對於某傢伙會跳出來蹭新聞熱度, 我感到不意外, 因為網路蝗蟲就是這個德性。 好像不說話/刷存在感/高人指點, 別人會當你是啞巴一樣。 若沒有分級標準, 單純秀嘴上資歷/細數當年勇, 難以衡量彼此程度。 - 3. ▍UA健行分級 有些「鍵盤俠」只去森林公園散步,就覺得自己是戶外高手。 有些「散步仔」炫耀爬過多少座百岳,其實只走低難度的觀光路線+拍照打卡。 所謂「野外求生」就是帶著食材+鍋碗瓢盆去戶外烤肉,早上再來杯咖啡。 甚至開著改裝吉普車,沿途破壞地形植被/污染水源,結果根本沒下車走幾步。 在此公布:本會從2015年舉辦活動至今, 依「台灣的地形/地貌/環境」所衡量評定的難度分級。 以免有人聽到「健行」就嗤之以鼻。 殊不知「你自豪的征服巔峰≠我們的UA健行」, 甚至你可能連「2顆星」的邊都沾不上。 【UA健行】分級15.0版: 0星:明確的路標路牌+人為安排過的路面、步道、階梯 1星:無明顯路標路牌+僅能單人通行的原始小徑...

【座談會】《戰局分析》醫學心理學視角解讀俄烏戰局|課程設計巧思

圖片
  1. ▍【座談會vs主題講座】區別&定位 ●座談會: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(基礎知識儲備、養成學習慣性)➜解決觀念上的先備知識。 ●主題講座:量能整合、自我管理(心態、策略、格局)➜解決執行上的技術問題。 每月座談會「PBL帶狀學習」、定期主題講座「CSM塊狀總結」➜先學科、再術科。 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 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 https://reurl.cc/KdOAaj - 2. ▍課前備料過程 本月「座談會37期」主題: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。 讓我們帶大家從「醫學心理學」的角度切入《戰局分析》。 製作每期75分鐘的線上座談會, 皆採取「國際醫學會議」的高標準。 從付費資料庫查詢20~30篇相關論文&醫學文獻, 並把「專業學術用語」轉成「人話/大白話」。 看了100+相關知識的網頁,整合錯誤內容作為反面教材。 事前平均準備110~130張簡報, 最終濃縮/精簡為57~66張投影片。 使「艱澀的」專業術語&學術知識, 轉化為「通俗易懂」的生動內容。 使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」成為每位學員的現實。 歡迎有志於此的教學者能以此為「基準線」投入課程行列, 以同樣「品質/規格」投入,生產更優質的知識內容。 2025.01.16 第37期-線上座談會 《俄烏戰局分析》戰術推演×戰略復盤 https://reurl.cc/KdOAaj - 3. ▍講者介紹 我是仁心,是名腦外科醫師。 本人從2015年創辦:知識型戰術應變團隊【V.M.C.】。 持續「出人出錢出力」:將「醫學」與「軍事、民防、災難、危機應變、野外」等領域,進行平行式整合、跨領域遷移。 目前「全台唯一」:戰術/民防/災難應變/野外醫學/旅遊醫學圈中,採「直播互動式」帶狀課,跳脫「萬年講義」。並根據時事:更新主題、回顧重點。 經過長期深耕努力,受到公部門肯定,數次邀請進行內訓演講+實作訓練。 每月穩定交付:多年來開班/開課/開團,累計參與人數【共計2000+人次】。開團率達98.00%,持續開辦中。 📍在持續累積足夠素材儲備量後,自2021年跨足經營YouTube頻道。 📍除台灣外,觀眾橫跨「日本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愛爾蘭、瑞士、瑞典...等」,持續增加中。 📍線上課程:不分地域都可參加!歡迎不同地區的朋友共襄盛舉! 🎯獨家...